你知道冷靜瓶是什麼嗎?這個美麗夢幻的手作玩具聽說可以安撫兒童情緒的STEAM玩具,而且製作過程很有趣喔!這篇來告訴大家什麼是冷靜瓶?冷靜瓶的製作方式與技巧、還有冷靜瓶的不同主題玩法,如果你很好奇就繼續看下去吧!
Read MoreMagnetic tiles:Puzzle & Phonics
磁力片:拼圖& 自然發音
這幾天天氣終於放晴了!也孩子們試玩了一下英文小活動。
這活動是上班時,看外師教自然發音時,常常在白板,寫一些單字,把單字首字空白,讓孩子回答,覺得如果用磁力片直接吸在白板應該會添加一點趣味性。
Read More搓黏土也可以認識數字嗎?治療師最推薦的 4 種有趣玩法!
1. 學習數數與數字概念
使用雙面的數字物品圖卡
根據圖卡上的 數字練習配對
在情境中學習數字
像是
家長可以示範: 金魚吐出五顆泡泡
一顆棉花糖放在咖啡裡
白雲落下七顆雨滴
孩子可以一邊搓黏土做造型
一邊數數 學習數字的概念
讓學習數字 有圖案 也有文字! 學習更簡單
復活節快到了,我對這節日非常不熟悉,但身在西方國家,覺得還是要簡單介紹給C認識一下,很多國外媽媽都會準備復活節驚喜籃,這次感官活動就準備了彩蛋籃的造型,這次使用素材也不同往常,使用了多種不同的材料,有彩米、蛋殼、乾草以及樹枝,好久沒玩彩米,這批彩米已經玩了3、4次了,C還是玩得好開心,彩米果然還是她的最愛,蛋殼則是第一次玩,她問我這是什麼,我說是蛋殼時,她還遲疑了一下,結束後,原本想收起來,C叫我別收,說她很喜歡,她等等還想再玩,傍晚吃完晚餐,又玩了一輪,看樣子她是真的很喜歡。
Read More你的孩子是否在跟你互動時
是眼神注視偏向在物品比較多?還是人比較多呢?
會不會讓你感覺好像跟他溝通時
他沒有在聽你說話呢?
週末我們用輕黏土做了可愛的「年年有餘」吊飾,這次算是我們第一次做的輕黏土活動吧,因為媽媽不太會玩黏土,還在學習摸索中。
Read More你的寶貝會走路常常摔倒嗎? 可能是前庭感覺系統整合不良喔!但不要擔心,這些都是可以訓練的,按照孩子的年齡不同,所需要訓練平衡感的教材也不盡相同喔!下面就推薦5款可以有效訓練平衡感,從2歲、3歲、4歲都很適合小朋友的平衡感玩具教材!
Read More相信各位爸媽以及老師都聽過毛細現象,但究竟毛細現象是甚麼呢?毛細現象又稱為毛細管作用,從科學的角度來說,也就是指液體在細管狀物體內側,由液體與物體之間的附著力和因內聚力而產生的表面張力組合而成,令液體在不需施加外力的情況下,流向細管狀物體的現象,該現象甚至令液體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。
Read More在美國,STEM教育越來越普及,許多學校紛紛將STEM教育系統加入課程,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STEM教育的特色與優點是什麼?以下五點爸媽們一定要知道。
1996年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(NSF)於《型塑未來世界》報告裡提出的「STEM」(Science科學、Technology技術、Engineering工程、Math數學),是一套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方式,積極培育學生的獨立思考及創造能力。
在台灣有很多人對於STEM教育有錯誤的認知,認為只要進行其中一項,比如說是科技,那就是一個STEM教育,其實STEM教育是一個很完整的融合概念,要包括這四項的技巧,才是更接近STEM教育的核心。更多的幼兒STEM幼兒教育的概念可以看清大榮退教授周淑惠老師分享幼兒STEM教育實戰經驗!
Read More本篇重點:專注力是有「階層性」的,如果略過比較基礎的能力,而直接訓練比較高階的能力,效果往往會打折扣喔!
今天來跟你聊聊,關於專注力常見的迷思,第3篇!
這個主題很大,所以不小心寫太多,就分了三篇,歡迎你回頭閱讀第1、2,來更認識專注力
Read More並不是練習那些提升專注力的小遊戲,就可以有效促進專注力
假如我說給你幾個英文小遊戲,可以提升你的英文能力,是不是哪裡怪怪的呢?也許那些小遊戲,提升的是「英文單字量」,如果你剛好單字不太熟,或許有幫助。如果你剛好是個很會讀書的人,單字量很多,但其實是英文聽力不佳,那這樣的小遊戲,是不是就對你沒幫助了?
Read More近年STEM教育在世界各地都積極地展開,主要原因是未來十年20個最具發展潛力的職業中,有16個與STEM有關,其中僅有4個需要高學歷,因此培養具備STEM能力的勞動力是國家經濟的命脈所在。美國作為STEM教育的發起國,其所實施的STEM教育無疑成為多國借鑒的模板;而在我們鄰近的日本是東亞儒家文化圈的佼佼者,其STEM教育對台灣極具啟發,也是非常重視STEM教育。該如何輕鬆簡單的帶孩子進入STEM教育中呢? 其實,帶著孩子從STEM玩具開始,是一個很快可以淺移默化的方式喔!
Read More最近在台灣開始非常盛行的一種遊戲方式,叫做開放式玩法(OPEN ENDED PLAY)可以讓孩子們的創造力更靈活,沒有一個制式的玩法,反而讓孩子的想像力可以無限延伸。同時在玩的過程中,親子可以一起互動,透過玩的過程,爸媽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孩子,原來他有這樣的想法? 今天我們來玩玩台灣有溫度的職人品牌 - 木匠兄妹,看看木匠兄妹想要帶給各位現代爸媽的不同理念,以及用木匠兄妹的木頭玩具能玩出怎麼樣的開放式玩法呢?快點往下看吧!
Read More2023New year與孩子一起共築NEW ME!當一個有夢想、有目標的人是很棒也很容易的一件事,不容易的是要怎麼達成目標、完成夢想,如何去執行往往是最重要,也最容易被忽視的。今天設計這份學習教材出自於這個理念,想要藉由陪著孩子學習設定目標、制定計畫,希望透過日常生活開始設定目標,我們可以陪孩子執行並且一步一步的達成短期目標、中期目標再來是長期目標。就像生命循環圖一樣,蝌蚪要長成青蛙的期間,必須一步一步的歷經幾個不同型態,才能長大變成青蛙。比如短期目標想要學會騎腳踏車,首先可能要準備好護具及腳踏車、適當的場地練習、有不怕摔倒的勇氣、接受挫敗的力量,中期目標可以對自己騎腳踏車上學之類的。這個學習單分成四個部分,有玩法說明跟免費下載,大家可以一起來做看看!
Read More工作名稱:玻璃紙創作
👶🏼適合年齡:兩歲以上
👶🏽學習目標:培養小肌肉能力、美感,觀享受玩索不同藝術媒介。
👶🏾準備材料:圖畫紙、彩色筆、玻璃紙、口紅膠。
👶🏻工作名稱:注音大富翁
👶🏼適合年齡:四歲以上
👶🏽學習目標:能夠辨認注音、唸出注音,知道骰子的數量,並能走到相應位置。
👶🏾準備材料:圖畫紙、注音符號素材、小木夾、骰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