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來越多家長喜歡在家帶孩子動手做,diy自己喜愛的玩具,比如橡皮筋手作玩具、瓶蓋、氣球、色紙等,這對兒童非常好,不但能越玩越聰明,同時增進親子感情,還能從過程中學習!以下分享 6 個在家就能玩的爆笑級手作玩具,無聊的時候就來做做看吧!
Read More低結構的鬆散素材,對於幼兒的探索是非常有幫助的。透過市面上可以找得到的鬆散素材,包括了吸管、瓶蓋、或者是橡皮筋、木頭、種子…..等等的,都可以訓練孩子練習建構,發揮想像力。
「自己做玩具」這個概念,在幼兒STEM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種活動設計,從主題發想,素材搜集,到製作完成,都是培養STEM素養的關鍵。除了吸管,瓶蓋、冰棒棍等生活物品,都是常見的DIY遊戲可以使用的鬆散素材!像是用瓶蓋做小帆船、九宮格遊戲;用冰棒棍搭橋、做口琴,都值得試試看!
今天的重點會放在用「吸管」做出好玩的科學玩具,文中也會提到如何引導孩子去觀察思考,是不是很STEM呢!究竟吸管可以變出什麼把戲?馬上來看!
Read More相信各位爸媽以及老師都聽過毛細現象,但究竟毛細現象是甚麼呢?毛細現象又稱為毛細管作用,從科學的角度來說,也就是指液體在細管狀物體內側,由液體與物體之間的附著力和因內聚力而產生的表面張力組合而成,令液體在不需施加外力的情況下,流向細管狀物體的現象,該現象甚至令液體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。
Read More蝴蝶的翅膀會變色耶!適合春天、夏天跟孩子一起做的手作玩具
你喜歡蝴蝶嗎?平常會看到蝴蝶翩翩起舞嗎?許多小朋友對於蝴蝶、昆蟲類很感興趣,特別是色彩繽紛的蝴蝶,超級吸睛!推薦大家每年春夏季與孩子一起玩各種與蝴蝶相關的手作會遊戲喔!
以下這個蝴蝶翅膀變變變轉盤就很有趣,快跟著影片做做看:
Read More你的數學好不好?每當有人問起數學能力,我們會直接想到自己得數學成績、心算速度等,總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不夠靈光,就認為自己數學能力差,其實不是的,數學包含數字、數量、形狀、空間的概念,這些概念能讓你更懂得對世界萬物進行了解與陳述,絕對不只是很會算數而已。幼兒階段培養的是「數感」,有良好的數感,你的孩子考數學不會差,而且邏輯推理、專注力、觀察力都特別好!以下要跟大家分享從幼兒園就能開始玩的數感遊戲,包含自製教具、免費教材模板及自製數學桌遊!
#幼兒數學 #自製教具 #stem遊戲 #玩中學 #幼兒stem遊戲 #數感培養
Read More復活節是個充滿驚喜與創意的節日,除了尋找彩蛋、品嚐美味的巧克力,今年不妨試試帶孩子一起玩摺紙,用簡單的紙張摺出可愛的復活節兔子和繽紛的彩蛋,讓節日增添更多溫馨的手作樂趣!
摺紙不僅能培養幼兒的專注力與手眼協調,還能透過不同的顏色與圖案設計,啟發他們的創造力。即使家長對手作沒那麼擅長,也不用擔心,這次介紹的步驟簡單又好上手,讓大人小孩都能享受動手創作的樂趣!
本文將分享幾款適合親子一起完成的摺紙教學,無論是俏皮的長耳兔,還是繽紛的立體彩蛋,都能成為孩子的創意作品,甚至可以用來裝飾家中,增添節慶氣氛。準備好色紙、畫筆,一起動手摺出專屬於你們的復活節驚喜吧!
Read More孩子終於要從幼兒園大班升上小學一年級,身為家長是否會擔心孩子在小學的適應問題呢?有的孩子適應得很快,能夠自信地面對新的環境,而有的孩子則會因為不習慣學校的節奏,出現焦慮、抗拒甚至哭鬧的情況。
這些適應上的差異,與孩子在幼兒園大班階段是否做好準備有很大的關係。家長如果能在孩子進入小學前,幫助他們建立一些基本能力,那麼孩子在小學的學習與生活就會輕鬆許多。以下是根據老師專家整理出 大班的孩子在上小學前應該會的事情,提供給家長參考。
Read More你正在思考如何「幫助孩子認識情緒」嗎?認識自己的情緒不但能增加自信,還能發展出同理心,因此「情緒教育」已成為現代教養不可或缺的主題之一囉!
Read More不希望孩子上小學之後被數學打趴嗎?那就從幼兒階段開始培養數感吧!為了讓各位準小一爸媽充分做好小一銜接,特別是學習力方面,這次以「培養幼兒數感」為主軸,分享3個值得您了解的內容。首先,我們要了解「幼兒數概念的順序」,才能有效引導;第二,我們要多製造生活中學習「數」的機會,讓數自然融入孩子的生活概念中;第三,我們可以創造進階學習機會,時常與孩子玩數感培養遊戲,挑選數感培養玩具。
本篇想先從幼兒數概念的順序開始說起,儘管比較無趣,但卻是幫助孩子培養數感很重要的基礎喔!
Read More復活節 ( 英文的“Easter”,或是“Easter Sunday”) 對台灣來說或許比較陌生,但是對西方國家來說,這是一個紀念耶穌復活,象徵重生與希望的重要節日。爸媽可以告訴小孩復活節的故事,一起玩有關復活節的遊戲或活動、佈置家裡。這篇也會說到,復活節的由來以及所代表的意義是甚麼? 每年幾月幾號是復活節 ? 復活節可以玩什麼遊戲或活動?復活節為什麼要弄彩蛋 ?
Read More好想玩有趣又特別的顏色配對遊戲喔!幼兒二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認識顏色,這時家長或老師可以透過玩具,自己diy顏色教具,或下載自製教材,讓寶貝有多元的方式認識顏色、做顏色分類、理解顏色邏輯!以下幫大家精選 6 個顏色配對自製教具小遊戲,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可以輕鬆製作喔!
Read More準小一爸媽注意囉!學習注音符號,對孩子來說可以是一場「符號冒險」,也可能是一場「記憶大戰」。有些孩子能輕鬆掌握,但也有孩子覺得枯燥難懂。其實,幼兒園階段即可開始學習注音符號,只要透過「遊戲化學習」,比如一起玩注音賓果、注音大富翁或注音火車等等遊戲,孩子可以在玩樂中自然習得,讓學習變得有趣又有效喔。
Read More這個美勞活動適合2歲以上的孩子,特別是2-6歲的幼兒。
你猜猜為什麼?
簡單直覺,適合小小孩
貼圓形貼紙是2歲以上幼兒常見的精細動作練習,簡單又有成就感。
用水性筆在烘焙紙上畫畫,對小小孩來說是自由且無壓力的探索。
趣味轉印,驚喜感強
小朋友看到顏色轉印到貼紙上,會覺得神奇又有趣,增加參與動機。
這種技法不像剪紙或摺紙需要太多手部控制,適合小手肌肉發展中的孩子。
你知道嗎?一個簡單的紙杯和橡皮筋,竟然可以變身成為科學玩具!在STEAM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,我們要和孩子一起,把平凡的環保回收物轉化為充滿驚奇的學習素材。
這個專為4-6歲幼兒設計的手作活動,不只是在玩玩具那麼簡單。當小朋友轉動橡皮筋、裝飾紙杯、測試車子行駛的過程中,他們正在探索物理原理、發揮創意、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讓我們用最簡單的材料,帶領孩子進入STEAM的奇妙世界。在這裡,環保意識與科學探索完美結合,創意與邏輯齊頭並進。一起來見證孩子們如何在遊戲中,開啟屬於自己的科學大門吧!
Read More元宵節就是農曆新年過後的第一個「月圓」的日子。農曆一月叫做「元月」,晚上就叫「宵」,所以每年的農曆一月十五日就被定為元宵節啦!
元宵節我們會吃湯圓、賞花燈和猜燈謎,但你知道為什麼元宵節要提燈籠嗎?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:
Read More每年三月櫻花季總是吸引好多人上山賞櫻,趁這個時節可以帶孩子玩什麼櫻花主題的 STEAM 活動及美勞手作呢?分享8個適合融入教案的花草遊戲,也很適合在家玩,讓小朋友認識植物喔!
Read More寶特瓶蓋也拿來玩?是玩到沒東西玩了嗎?別緊張~你知道嗎,寶特瓶蓋可以用來當作新年春節家庭活動,也可以用在培養幼兒專注力、反應力以及數學能力上,同時增加親子關係,讓孩子有足夠的刺激。寶特瓶蓋取得容易,想要做美勞、diy玩具,甚至教具來玩遊戲,都是非常棒的回收利用方法!今天腦媽想跟大家分享5個用寶特瓶蓋製作的玩具和遊戲,每一樣都非常簡單,3-6歲小朋友都適合,快來一探究竟!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