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說在台灣所謂的「共學」有兩種。一種是找老師開主題課程,常見的課程如:籃球、足球、感覺統合、律動、黏土、繪畫、英文等。如果不想噴錢,還有另一種模式的共學,是由媽媽帶領讓孩子可以共同學習的課程。通常是不收費(或酌收材料費),課程內容由媽媽們自行設計,主要是讓孩子可以在共學當中除了有認知or技能上的學習,也可以增加其社交活動,發展社交能力。(其實媽媽也很需要有伴呀!!!)
Read More當我告訴孩子「現在媽媽需要忙一下,沒有辦法陪你們玩」的時候,點播率最高、玩最久、可以變化最多玩法的就是這組「益智磁性積木BASIC系列-滾球滑道組DX」了!這可不是一般的磁鐵積木喔!它是可以製做成軌道的積木,因為一組量多非常夠玩。重點是,因為磁性積木相較於其他積木組裝上容易許多,所以1歲就很適合開始玩了。
Read More看到跟數學有關的桌遊,我這個數學不是很好的媽媽都會眼睛為之一亮
我老爹常說:「為什麼我數學這麼好,但是兩個女兒卻...,一定是遺傳你媽媽」XD
如果小時候有這麼好玩的數學桌遊,我大概不會總是對它興趣缺缺吧!!!
這款波蘭Granna超級農夫桌遊是由一位波蘭的數學家Karol Borsuk教授發明的
是在當地非常熱門、且家喻戶曉的桌遊
更榮獲相當多設計獎項,看下面這些獎牌就知道來頭可不小
Read More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玩過棒打老虎雞吃蟲的遊戲,這遊戲大概就像剪刀石頭步一樣普遍,但是為什麼Kiddykiddo要把它變成桌遊呢?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?
Read More最近STEM的風氣開始吹,許多家長也開始在家裡自學或是彼此找時間找地方共學,蠻多地方媽媽都群聚在一起,找一個地方,讓小孩能夠一起玩,一起學,既可以增加親子共處時間,又可以讓大家從玩裡面學到更多的東西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