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每天要動30分鐘!22個室內、戶外都能玩的幼兒大肌肉活動【2025年版】
現在的小孩接觸3C的時間比較長,外出也常常是父母接送、用車代步,真正能活動身體的時間跟以前的孩子比起來相對少了很多;加上飲食的習慣,幼兒肥胖問題也相對增加,為了讓小朋友能健康長大,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準則中提到:小朋友每天至少需要30分鐘出汗性大肌肉活動,也就是小朋友的體適能運動時間!大多數的幼兒園也會參照這個建議,每天進行30~60分鐘的大肌肉活動。那麼,身體的哪些部位是我們需要鍛鍊的大肌肉群呢?大肌肉活動有哪些好處?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,大肌肉發展應該是如何的?大肌肉活動要如何設計才能協助孩子們真的鍛鍊到大肌肉?下面的文章會為大家一一介紹,最後會提供22個不受疫情、天氣限制,室內、戶外都能玩的幼兒大肌肉活動,不僅在家可以動,老師們也可以直接當作大肌肉活動課程、教案來使用,一起來動一動吧!
目錄
小孩每天要動30分鐘!22個室內、戶外都能玩的幼兒大肌肉活動
大肌肉群在哪裡?
大肌肉群是指身體軀幹、手部及腿部的肌肉群。
身體軀幹包括:胸、背、腹部的肌肉。
手部及腿部則是包括:上、下臂,大腿及小腿等。
大肌肉群的功能是用來控制身體的大動作,像是走路、跑跳、旋轉、彎腰、蹲站、滑行、投接(物品)、攀爬、推拉等,都是需要靠大肌肉間的協調、互相配合來完成。
各年齡層小朋友的大肌肉發展
大肌肉發展是身體動作發展的基礎,小朋友其實在0歲就已經開始發展大肌肉了,到6歲左右發展到一段落,0-6歲可以說是小朋友大肌肉發展的黃金期!幫大家整理了0-6歲孩子應有的大肌肉發展歷程,每個小朋友發展的速度不太一樣,如果有落差也不用過於太擔心,相差很多可以找專業醫生討論,會得到比較正確的解答喔!
0-1歲
3-5個月大的小寶寶能趴著、手撐著地板、把頭抬起來。
6-7個月左右的寶寶能翻身、滾來滾去、維持坐姿。
8-9個月以後的寶寶能獨立爬行。
10-12個月的寶寶要能扶著東西站著、蹲下、穩定的坐著。
1歲左右的小朋友大多開始學步,到1歲半時左右會走路。
2-3歲
2歲左右的孩子會想要跑步,但是膝蓋跟腿部大肌肉的使用還不成熟,不一定能成功。
2歲半左右會雙腳離地跳躍、手扶著欄杆上樓梯、爬上爬下、可以拿小球往下丟、用腳踢球等。
3-4歲
已經會奔跑了,上、下樓梯也很純熟。
可以雙腳離地向上、下、左、右側跳。
可以用腳踩正在滾動中的球,或是騎三輪車一段路。
4-5歲
4歲的小朋友可以不用扶著單腳站立至少5秒鐘,不扶東西單腳跳至少5下。
4歲半以上的小朋友,能腳尖走在腳跟後面至少5步不跌倒、雙腳往前跳超過10cm。
能雙手高舉過頭丟球大約1公尺的距離,也能利用雙手及身體合併來接住球。
5-6歲
5歲以上不需要身體的幫忙就能用雙手接住球,可以球或沙包投進目標位置;同時他們使用慣用腳單腳站立時,至少可以維持7秒鐘,能連續往前跳至少5下。
6歲的小朋友可以接住距離約2公尺左右的球,將球或沙包投擲進目標的精準度比5歲時更好,可以接住地面或牆面的反彈球。
大肌肉活動的好處
除了讓小朋友的骨頭、關節、肌肉依照年紀穩定成長、增加肌耐力、加強心肺功能、避免肥胖,大肌肉活動其實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好處,一起來看看有哪些?
1、加強頭腦跟身體的整合。
很多的大肌肉活動其實需要運用頭腦跟身體的合作來進行,藉由大肌肉活動,可以強化孩子頭腦跟身體協調的能力,小朋友跟身體有更高的連結之後,能提高對身體和情緒的覺察。
2、加強小朋友執行器材、教具操作的能力。
有些大肌肉活動是需要搭配球類(籃球、足球等)或器材(平衡木、跳繩、腳踏車等)來進行,在玩的過程中可以強化孩子對於操作教具的熟悉度及穩定性。
3、學會互相幫忙、團隊合作。
有些團體競賽類型的大肌肉活動需要分組、合作來完成,小朋友在過程中可以學會跟不同的人合作,能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跟運動家精神。
4、學會遵守規則、自我約束。
很多的團體大肌肉活動都是有遊戲規則的,小朋友在可以在這些活動中會練習到記憶規則,玩的時候要合乎規範,這可以訓練他們自我約束、衝動控制的能力。
5、增強STEM/STEAM的學習。
部分大肌肉活動需配合教具來運動,譬如球類、踢毽子、跳繩,小朋友可以在玩這些東西的過程中,親身觀察並對這些科學進行實驗,如果執行失敗了,也可以透過不斷修正錯誤來達到結果。
6、穩定情緒、增加專注力。
有專家提到,小朋友在運動過後,會促進血清素、腎上腺素、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,會減輕焦慮、憂鬱、壓力,也能提高日常生活及學習中的專注力,擁有更好的耐心和力量。
哪些活動可以鍛鍊小朋友的大肌肉?
其實鍛鍊小朋友的大肌肉也不難,我們每天帶孩子去公園奔跑就半小時可能就已經達到目的了,但為了讓小朋友全身的大肌肉都能有充分、均衡的刺激和成長,偶爾可以鼓勵他們換個活動來進行,下面介紹一些單人就能進行的大肌肉活動,一起來玩看看吧!
1、溜滑梯:小朋友玩溜滑梯需要爬上爬下,需要運用軀幹、手、腳的大肌肉。
2、盪鞦韆:肩膀跟臀部需要用力,胸、腹部也要幫忙穩定身體,接近地面時腳要蹬高,是全身整合的活動。
3、單槓:拉單槓時手要負擔全身的重量,可以訓練手部的肌肉、身體的協調性。
4、爬竿:往上爬的時候手、腳、軀幹都要用力支撐身體,攀爬的過程會練習到身體的整合。
5、平衡木:走平衡木需要用到軀幹、手和腳的穩定和平衡,對於平衡感的練習很有幫助。
6、毽子:踢毽子需要大腦、手、腳的協調和控制能力,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學會平衡及掌握速度。
7、跳繩:跳繩可以鍛鍊心肺功能,腿及核心肌群需要特別用力,手則是需要配合身體的協調性。
8、游泳:全身性的運動,可以練習身體的協調度、也可以增強心肺的能力。
9、腳踏車:騎腳踏車可以強健腿部的肌肉、加強平衡感,訓練心肺跟耐力。
10、飛盤:丟飛盤的時候可以練習控制手部肌肉、力量及方向的控制,也可以在玩的過程中建立同伴合作的概念。
11、球類:球類的運動包括籃球、羽球、足球等都是非常適合小孩玩的大肌肉運動,它們也都需要運用身體的協調性,也可以訓練反應、增加感覺統合的能力。
12、直排輪:玩直排輪時重心要放低、腿部及核心需要用力,可以訓練孩子的平衡技巧及危機處理能力。
13、滑板車:玩滑板車需要用到腿部肌肉跟身體的平衡。
14、呼拉圈:玩呼拉圈需要腰、胸、背、臀的相互合作,要控制力量、大腦和身體的協調性。
15、抱石:抱石需要用到全身性肌肉來攀爬,手、腳、軀幹都需要出力,為了讓身體保持穩定,也需要有耐力。
22個室內、戶外都能玩的大肌肉活動
這兩年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,有時候確診人數攀升或是學校停課,大家就只能待在家中,小朋友能外出運動的時間相對就比較少,這裡幫大家找了22個不受天氣、場地、疫情限制,室內、戶外都能玩的大肌肉活動,讓小朋友練習運用到身體不同的大肌肉及各種手腦協調技巧,而且趣味性很高,不管你在哪裡,立刻就能夠玩起來!
個人競賽類大肌肉活動
影片來源:bihteranaokullari
影片來源:rumeysa_ogretmenn
影片來源:cocuksporuantalya
影片來源:cocuksporuantalya
影片來源:sakaryaatlikarinca
影片來源:atlantisanaokulu
影片來源:rumeysa_ogretmenn
團體競賽類大肌肉活動
影片來源:rumeysa_ogretmenn
影片來源:rumeysa_ogretmenn
影片來源:filizzogretmen
結論
大肌肉活動雖然很重要,在進行時也注意到適時、適量,小朋友適合在體力充足的情況下來進行大肌肉活動,鍛鍊時也要依照每個孩子的能力而有所調整。活動前要有足夠的暖身,過程中要補充水分也是非常重要的!照顧好這些細節,大人、小孩就可以一起安心動囉!陪孩子一起大肌肉活動可以增加親子感情和交流,大人也能從中舒壓,是很好的親子活動喔!
延伸閱讀:
孩子活動量怎樣才夠? 5 個利用成長型積木訓練幼兒肢體協調的方法【2023年版】
戶外遊戲如何激發幼兒學習?超完整幼兒園的戶外遊戲區佈置及活動設計分享大公開 ! 【2023年版】
現在的小孩接觸3C的時間比較長,外出也常常是父母接送、用車代步,真正能活動身體的時間跟以前的孩子比起來相對少了很多;加上飲食的習慣,幼兒肥胖問題也相對增加,為了讓小朋友能健康長大,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準則中提到:小朋友每天至少需要30分鐘出汗性大肌肉活動,也就是小朋友的體適能運動時間!大多數的幼兒園也會參照這個建議,每天進行30~60分鐘的大肌肉活動。那麼,身體的哪些部位是我們需要鍛鍊的大肌肉群呢?大肌肉活動有哪些好處?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,大肌肉發展應該是如何的?大肌肉活動要如何設計才能協助孩子們真的鍛鍊到大肌肉?下面的文章會為大家一一介紹,最後會提供22個不受疫情、天氣限制,室內、戶外都能玩的幼兒大肌肉活動,不僅在家可以動,老師們也可以直接當作大肌肉活動課程、教案來使用,一起來動一動吧!